作者 | 若水
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副畫面:
一位班主任老師怒氣沖沖地訓斥男孩:
聽說你竟敢和你媽媽動手了?!
起初男孩不承認,后來被逼急了,情緒突然爆發,撕心裂肺地喊:
她打我,我為什么不能打她???她憑什么打我!
班主任似乎被突如其來的爆發嚇到了,順勢說:
媽媽打你,一定是你做錯了!
難道我做錯了她就一定要打我嗎?!憑什么!
男孩泣不成聲,渾身顫抖著讓人心疼地說。
然而,得到學生的“招供”后,班主任開啟了苦口婆心地教導模式,類似于
你怎么可以還手,媽媽養活你長大容易么?怎么就不知道體諒媽媽呢……
事后我和同事聊起這個事,同事說:
現在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委屈,不管家長對他們有多好。
然后我就沒有再說下去。
我一直在思索,“家長對孩子好”這個“好”該如何界定呢?孩子到底有“委屈”么?家校合作的意義是在于家長告訴老師學生狀況,然后老師聯手家長一齊“對付”學生么?
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:
心理學意義上的教育是人和人心靈最微妙的相互接觸。
作為老師和家長,我們自然是權力的上位者,以上位者的身份去俯身“教育”學生,而不是和學生平等對話。
在那個男孩情緒爆發的一刻,我確實感受到他是真的委屈!或許,這份暴怒和委屈才是在“教育”我們,讓我們反思。我們不知道他的內心發生了什么,也沒有耐心去聆聽他,或者說從未教過孩子如何表達內心的軟弱,也不愿接納孩子的軟弱,而一大堆說教已經在等待他了。不被平等對待、不被全然接納的孩子,又如何能健康成長呢?
班主任處理學生問題,往往牽涉到一個家庭的問題。在現代社會,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焦慮,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們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學習上。然而,孩子在成長中遇到了什么障礙,有怎樣的情緒,又有多少家長能耐心去共情呢?
現在家長已經很少動手打孩子了,但這不代表我們的交流不是暴力的。當孩子不乖、成績下降,情緒低落時,有些家長會說:“你們現在這么好的條件還不努力學習,想當年我們沒有條件學習”等等。其實每個時代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問題,成長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缺乏理解和共情,只是想當然地、簡單粗暴地強輸觀念,就算得上是暴力交流。孩子內心那些不被我們接納的部分,無論是委屈還是挫敗感,都會在日后變本加厲,諸如叛逆、沉溺網絡游戲、或者終其一生做個平庸懦弱的人。面對這樣的孩子,我們不該指責,而應憐憫和傾聽。平等對待耐心傾聽,便是接納孩子完整的生命力。
平等與接納,是愛的體現。
相信沒有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,但又能有多少家長能真正無條件接納自己的孩子呢?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“別人家的孩子了”。
筆者也是在一個望子成龍的家庭長大的,對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非常敏感。每一個孩子都那樣深愛著父母,內心深處在有意無意地“討好”父母。
曾經,母親聽到一則新聞說一個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去世了,她說成績那么好就去世了,好可惜。我非常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,于是問她:“是不是成績不好去世了就不那么可惜了?”母親啞口無言?;蛟S這一沉默的片刻,也是母親在思索吧。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地愛讓孩子自信,讓孩子被全然接納有安全感,反過來他們才會越來越優秀。
成長袋
當今社會日新月異,可仍有多少中國家長的教育理念還停留在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這樣的層面,而忽略了與時俱進的不止是社會的發展,更有人的發展、人心理需求的發展?
封建社會是物產資源相對有限、皇權至上、等級森嚴的社會,老百姓教育孩子學會絕對服從,無異于掌握了一種很重要的求生技能。然而,在當今社會,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很大滿足,各行各業高速發展,唯命是從的教育方式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,時代更呼喚懂得從自尊出發進而尊重他人的創造者。
在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人們看來,任何身體力量對比懸殊的打罵,都可以視作霸凌或欺凌,如丈夫對妻子、父母對孩子,年輕人對老人等,任何人看到或聽到都有義務即刻報警干預。在步入文明社會的今天,每位成年人須提高文明教育的意識,告別霸凌式育兒和霸凌式教育,多一些愛心與耐心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